• <ruby id="qelbs"><acronym id="qelbs"></acronym></ruby>
    <bdo id="qelbs"></bdo>
  • <kbd id="qelbs"><video id="qelbs"></video></kbd>
  • <ins id="qelbs"><option id="qelbs"></option></ins>

    1. <output id="qelbs"><track id="qelbs"></track></output>
      <code id="qelbs"></code>

        <ins id="qelbs"><video id="qelbs"></video></ins>
      1. <noframes id="qelbs"><small id="qelbs"></small></noframes>
      2. 英法瞞著美國為發動戰爭,爭奪一條運河,結果呢?

        2017-09-25 10:38:58

        新聞中心>地圖帝>正文內容

        說到埃及,先說尼羅河,這是世界最長的河流,6670公里從南往北浩浩蕩蕩。相比之下,長江6280公里,黃河5464公里,都屈居尼羅河之下。

        圖-埃及尼羅河夜景

        埃及95%的國土是沙漠和荒漠,只有尼羅河兩岸和尼羅河三角洲是綠洲。如果沒有尼羅河,埃及就是塊沙漠。

        埃及人口約9000萬,在非洲僅次于埃塞俄比亞。大部分人口都在尼羅河流域,小部分在沿海地帶。

        在大航海時代,埃及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。不只是埃及,大部分阿拉伯國家,都屬奧斯曼帝國統治。

        圖-埃及古文明

        1798年,拿破侖時代,法軍攻入埃及,與奧斯曼軍隊和埃及軍大戰,3年后被打退。

        歐洲列強,離北非最近的兩個是西班牙和意大利。一般來說,歐洲人從地中海登陸北非,要么走西班牙南渡直布羅陀海峽,征服摩洛哥;要么從意大利西西里島,攻占最近的突尼斯。

        然而摩洛哥和突尼斯當時都不在法國人控制下,拿破侖舍近求遠來攻埃及,究竟意欲何為呢?

        圖-埃及地圖

        拿破侖是個有超前眼光的帝王,他看中了蘇伊士運河。這條運河古已有之,只是斷斷續續并不完整,也沒引起足夠的重視。

        在大航海時代,西歐的艦隊來到印度乃至中國,必須通過南非的好望角。如果法國能夠占領埃及,然后把蘇伊士運河修通,那么西歐的艦隊就能走這個近道,少航行7000公里。此時不但方便法國侵略亞洲,還能坐地向其他列強收取過路費。

        可惜拿破侖占線拉得太長,在歐洲與包括英、西、意、德、俄的所有列強開戰,埃及蘇伊士河戰略未能實現。

        圖-埃及地圖

        拿破侖遭遇滑鐵盧后,法國人并未放棄打通地中海與紅海交通的規劃。隨后英法聯手進入埃及,通過經濟手段購買了運河的修筑權和經營權。

        1869年,蘇伊士運河通航,按照購買協議,英法控制蘇伊士運河99年,一直到1968年止。

        不過到1879年,英國以法國欠債為由,把法國排擠出蘇伊士運河勢力范圍,獨占這塊寶地。

        圖-埃及蘇伊士運河

        一戰中奧斯曼帝國是個戰敗國,連土耳其本土都被壓縮不少,外圍的領地更是喪失一空。英國人在一戰后接管埃及,完全掌控了蘇伊士運河,掌控歐洲與亞洲之間的海上交通線。

        1922年,埃及名義上從英國獨立出來,但阿里王朝是一個親英的王朝,而且英國還有大量軍隊駐扎埃及,埃及只能算是從殖民地到半殖民地。

        圖-埃及蘇伊士運河

        此時埃及的疆域,包括了南部的蘇丹(今天的蘇丹與南蘇丹)。這幾個國家被尼羅河串在一起,在四千多年的歷史上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。

        二戰時期,埃及與英國共同抵御意大利與德國,埃及更離不開英國。

        圖-埃及蘇伊士運河

        1948-1949年,埃及參加阿拉伯與以色列的大戰。這次戰爭中,英國不但支持以色列,還出動空軍擊退埃及空軍。埃及軍隊和民眾,普遍開始仇視英國,對親英國的政府不滿。

        1952年,年輕的軍官納賽爾發動兵變,受到軍隊和民眾擁護,推翻阿里王朝。納賽爾只有34歲,于是將51歲的納吉布推到總統寶座上,他自己在幕后掌權。

        新的埃及軍政府,要求英國從埃及撤軍。英國方面其實也有從全世界適當撤兵的打算,在蘇聯咄咄逼人的態勢中,波蘭、東德、捷克斯洛伐克、南斯拉夫,這些社會主義國家地處中歐和南歐,幾乎就在列強的家門口。英國最重要的根基,還是保住在西歐的利益,堵住蘇聯西進的步伐。

        圖-埃及尼羅河夜景

        1954年,納賽爾把總統囚禁,自己大權在握,強硬地要求英國全面撤軍。英國正好也有一個臺階下,于是打算用兩年的時間撤離埃及大部分地區。英國有個底線,蘇伊士運河這個戰略要地,英國不但不撤離,還保留經營權。

        1956年,納賽爾自己當上總統,英國人在其他地區撤兵完成,但仍占著蘇伊士運河。

        英國在十幾年前還是日不落帝國,手段毒辣是沒的說的。埃及驅趕英國人,英國則來一個“分而治之”,策動蘇丹從埃及獨立。

        圖-埃及分裂示意

        1956年1月1日,新年第一天,蘇丹宣布獨立,給埃及軍政府當頭一棒。若埃及去收復蘇丹,得到美式裝備的蘇丹軍必然把埃及拖入持久戰,那樣英國就能重獲蘇伊士運河控制權。不過埃及軍政府對蘇丹獨立行為隱忍了,小不忍則亂大謀,他們決心先把英國人徹底驅趕走,再來征服蘇丹。

        1956年7月26日,納塞爾派兵進入蘇伊士運河沿線,宣布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。埃及為何如此強硬?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,此時埃及與蘇聯走的很近,軍事裝備從幾個社會主義國家得到加強,因此底氣十足。

        圖-埃及古文明

        英國不能失去蘇伊士運河這個咽喉要地,另一個列強法國同樣不能失去無限通航的權力。既然埃及鐵了心要趕走英國人,英法決定教訓不知天高地厚的埃及人。

        英法兵力不足,于是又拉了一個盟友以色列。蘇伊士運河的通行權對以色列固然重要,以色列更想利用這個機會,將現在也是未來的死敵埃及打垮,若能占領一些埃及的領土就更好。

        英國、法國和以色列在巴黎會盟,三方主要談論的是如何進行軍事合作,一舉滅亡埃及軍政府。這次會議三方瞞著美國,當時美國在1953年剛打完朝鮮戰爭,又在1954年從法國手中接盤南越,美國人的大戰主要在亞洲。

        圖-中東戰爭

        10月29日,第二次中東戰爭打響。為什么選擇這個時間點呢?其實3個多月前埃及就派兵進入蘇伊士運河沿線了。

        戰爭發動時機與蘇聯有關,在此之前的6天,也就是10月23日,匈牙利爆發了學生大游行,反對蘇聯的控制。這場游行愈演愈烈,發展為軍事對抗。到中東戰爭打響時,蘇聯動用超過3萬軍隊和一千輛坦克鎮壓。三方見蘇聯卷入匈牙利動亂,而且規模還不小,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。

        各方參戰兵力,英國4.5萬,法國3.4萬,以色列17.5萬,埃及則有30萬大軍。

        此戰英國派出了7艘航空母艦,劈波斬浪,畫面震撼,日不落帝國余威猶存。

        圖-航母艦隊

        戰爭打了九天,以色列攻占了西奈半島,英法則以轟炸為主。傷亡方面,三方合計傷亡不過一千多,埃及傷亡和失蹤則有數萬人。

        11月6日,三方在節節勝利時,卻宣布停戰,原因還是來自蘇美的壓力。

        蘇聯在11月4日,以3萬多兵力控制匈牙利全境,一場動亂結束。蘇聯威脅英法,若不停戰,蘇聯在必要時將使用核武,這給英法形成巨大的壓力。

        美國接盤南越后,正卷入持久戰泥潭,若英法滅亡埃及實力將大為增強,這也是美國不愿意看到的。美國人通過經濟手段,拋售英鎊,導致英鎊兌美元下跌15%,重挫英國經濟。

        圖-埃及地圖國旗

        三方把埃及痛打一頓后,也只能停戰撤兵,第二次中東戰爭結束。


        推薦: | 美國發動機油 | 美國發動機 | 美國代購為 | 運河瓷 | 運河書

        本文標題:英法瞞著美國為發動戰爭,爭奪一條運河,結果呢?

        英法 瞞著 美國 發動 戰爭 爭奪 一條 運河

        網站首頁 | 百分之一旗艦店 | 拼多多優惠券 | 網站地圖 | 手機版 | 2023-01-23 04:13:58

        Copyright © 2023 百分之一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    閩ICP備09061460號-4

        奇米色777欧美一区二区
      3. <ruby id="qelbs"><acronym id="qelbs"></acronym></ruby>
        <bdo id="qelbs"></bdo>
      4. <kbd id="qelbs"><video id="qelbs"></video></kbd>
      5. <ins id="qelbs"><option id="qelbs"></option></ins>

        1. <output id="qelbs"><track id="qelbs"></track></output>
          <code id="qelbs"></code>

            <ins id="qelbs"><video id="qelbs"></video></ins>
          1. <noframes id="qelbs"><small id="qelbs"></small></noframe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