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。有些人在歷史的洪流的中被淹沒,仿佛從未存在。而有些人,即使已過千年,仍舊灼灼生輝,耀眼奪目。
提起三國,讓人念念不忘的就是那個“智慧的化身”諸葛亮。同時也因為羅老先生的文學作品《三國演義》,諸葛亮的事跡在老百姓的口中廣為流傳。

今天我們就談一談關于諸葛亮的那些口口相傳的事跡吧。
根據《三國志》的記載,大致可以把諸葛亮的生平分為三個部分。前期,躬耕隆畝,把酒言歡談天下之勢。中期,待三顧茅廬輔佐劉備,三分天下。后期,臨危受任南征北戰。

諸葛亮一生大大小小事跡經歷很多。比如:劉備三顧草廬,請計于諸葛亮。諸葛亮精辟分析了天下的局勢,提出了統一天下,應走鼎足三分,聯孫抗曹的道路。這也就是著名的“隆中對”。以及之后的火燒博望坡,一把火燒退了夏侯淳?;馃乱?,使得曹軍潰不成兵。還有包括:火燒赤壁、草船借箭、舌戰群儒、三氣周瑜,七擒七縱孟獲等等事跡。
但是這樣看下來,我們不免好奇,在大多數的戰役中為什么諸葛亮總是喜歡用火呢?
著名的幾個戰役中:火燒博望坡、火燒赤壁、火燒孟獲的藤甲兵,火燒司馬懿等,都是用的火攻。
為什么諸葛亮偏愛用火呢?仔細想想應該是有以下的原因。

首先,我認為用火是戰斗成本最低的一種軍事手段,符合當時蜀漢的國情,成立之時一直處于戰爭時期,況且國力各方面低于其他兩國,即因為國家財政的原因,只能選擇成本低的火攻。
其次,火攻就是一把大火的事情,不完全依賴于將領的領導作用,并且用火還能夠更有效的,更干凈的消滅敵人,而且用火攻擊時所造成的戰斗場景有著非常大的威懾力。

最后,在古代的所有武器中,能做到全面殺傷的只有水和火。而古代的作戰環境大多以草原叢林為主,尤其在巴蜀地帶,基本全是樹木叢林,入眼的全是綠色,非常適合火勢的蔓延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古代的作戰方式中,多以陣型為主?;饎莶坏梢暂p易打亂陣型,還可以用來封路,不管是敵人的退路還是敵人的援軍,因為火只能被困在里面,火被圍在外面。畢竟人類對于火天性都是害怕的。

看完這些,我們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這些過人的謀略。
那么諸葛亮的早逝,又是不是和他用火用的太多有關系呢?畢竟古人有句“玩火自焚”而且羅老先生的《三國演義》中記載的在諸葛亮火燒孟獲的藤甲兵后,心中懺悔覺得自己犯了大錯于是說自己要折壽。難道真是因為用火太多,傷害太多生靈,最終早逝的嗎?

事實上,無論是《三國志》還是《三國演義》里都沒有對諸葛亮到底是因為什么而故的這件事情說清楚。
所以只能根據書里的內容:“后主即位,諸葛亮受封武鄉侯,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,又兼任益州牧。當時,全國的軍、政、財,事無大小,皆由諸葛亮決定?!笨梢源笾碌贸鲋T葛亮的早逝,源于他本身的壓力和身上所背負的責任。泱泱大國,事無巨細都要由諸葛亮來決定。所以說“鞠躬盡瘁死而后已”積勞成疾,也未為不可。

但無論怎么說,他都是一位傳奇的人物,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、軍事家。歷史上的諸葛亮,永遠都值得我們尊敬和崇拜。
?

?
以下熱門內容,猜測您也會喜歡:
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,但是干了這三件缺德事,導致七星燈續命失敗
她不是妃子,卻坐在金鑾殿上和老外一起睡龍床,還救了半個北京城
呂布死后,貂蟬去哪了,是被曹操納為小妾還是被關羽送去做尼姑?
推薦: | 很好用很不 | 商用加厚諸葛 | 很喜歡用這面 | 喜歡用著適合 | 好喜歡用這款